〈原文出自長庚醫院呂佩璇醫師〉
會讓皮膚曬黑的電磁波是紫外線。
紫外線C (波長200-290nm),不會穿過大氣層。
紫外線A光分兩種,紫外線AI波長340-400 nm,紫外線AII波長320-340 nm,
紫外線AI光會使皮膚基底細胞層的黑色素密度增加,
紫外線AII光使黑色素體 (melanosome)的合成、運送到表皮層增加,造成皮膚立即變黑 (immediate tanning),
這種紫外線A光在皮膚較深的人種,造成變黑的效應比較大。→點評:難怪我會一曬就黑@@
紫外線B光會使黑色素細胞的活性和數目變多,
另外,黑色素細胞的絡氨酸酶 (tyrosinase)活性增加、黑色素細胞的樹突變長而扭曲、黑色素體的數目大小均增加,這些是紫外線B光造成延遲性皮膚變黑 (delayed tanning)的原因。由於紫外線A、B光都會讓皮膚變黑,因此,全效性的防曬品必須同時能防護紫外線A光和B光。
紫外線
|
傷害程度
|
UVC 200-290 nm
|
細胞毒性 (殺菌、視網膜傷害) |
UVB 290-320 nm
|
曬傷、曬黑、紅斑性狼瘡、皮膚癌 |
UVA 320-400 nm
|
曬黑、光老化、皮膚癌、藥物光過敏、紫質症、植物性光皮膚炎 |
曬傷是一種皮膚對於紫外線的發炎反應,具有紅腫熱痛等症狀。
曬傷的症狀多發生在曬陽光6-12小時候,起初因血管擴張感到灼熱、刺痛,接著紫外線引起皮膚深層化學反應,釋放大量過敏物質,引起皮膚癢。
脫皮則發生在曝曬24小時候。若是傷害深達真皮層,發炎反應更嚴重,水泡就會出現,甚至還會有滲出液。
曬傷的部位以身上突出的部分為主,例如:臉頰、鼻子、頸背、耳朵,或是平常上班時被衣服遮住的肩膀、腿。
民眾的防護可以分成戶外活動之前、中、後注意:
一. 戶外活動之前:穿薄長袖衣服、戴寬帽簷的帽子、太陽眼鏡、撐深色的陽傘。出門前擦防曬乳液。
二. 活動過程當中:隨時補充水分,以維持皮膚與組織足夠水分,避免脫水、中暑。有流汗的時候,就必須補擦 防曬乳。
三. 結束戶外活動:
先用毛巾或冰袋溼敷,或用成分單純,完全不含香料、酒精等刺激成分的絲瓜水或活泉水,先放冰箱冷藏再取出倒在化妝棉濕敷,敷在曬傷部位10~15分鐘,可以降低皮膚的發炎反應。接下來擦曬後保養品,如含有甘草、燕麥、蘆葦等鎮定成分的乳液。當出現脫皮,可以擦成分單純、無香味、不含酒精的保溼乳液,嘴唇可以擦凡士林。
若曬傷有水泡出現,請就醫由醫療人員處理。
該就醫的狀況如下:皮膚起水泡或破皮、刺痛不已、發燒。當出現嚴重脫水的徵兆時,必須去急診:神智不清、幾乎沒有排尿、眼睛凹陷、皮膚鬆弛起皺、口舌極度乾燥。
我的心得:
本篇描述曬傷的症狀蠻寫實的,我想曬傷過的人都能體會@@
希望大家可以做好防曬工作和做好曬後修護,不要曬到送醫院呀!
延伸閱讀
留言列表